复读感言|从574到648:我的“高四”淬炼与新生
在宏达复读不仅是知识的再积累更是心灵的磨砺与重生下面,让我们一同聆听学子的心灵独白感受他的坚持与自我超越
101班 邵航
高考增分74分
此刻站在这里,手中仿佛还残留着去年收到分数短信时指尖的冰凉——“574分”,一个像巨石般压在心头的数字,宣告着我高中生涯一个未完成的句点。然而今天,当我再次凝视那个崭新的“648 分”,心中翻涌的已不再是失落,而是难以言喻的感激、沉淀后的从容,以及对这段非凡旅程最深切的领悟。这条路,我走了两次,这“74分”的跨越,记录着我“高四”一年的汗水、泪水与蜕变。 回首望去,这74分的距离,是无数个深夜与黎明的丈量。它不是简单的数字叠加,而是“认知的重构、意志的淬炼与心态的涅槃”。
感谢恩师,你们是迷雾中的灯塔。是你们或严谨或生动的授课方式在我脑海中留下了一系列至关重要的知识,也不乏对于心灵的激励,正如宋孟惠老师所言“高四不只是对知识体系的完善,也是对心灵的一次磨砺,它让你们变得更加成熟”;尤其是我的班主任李喜东老师,他那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时而风趣的授课方式使我们不再害怕数学题,而是为它所着迷,具备着所教学科必备的理性思维同时,他也会注意到我们情绪上的变化,将一颗颗低落的心重新举起。是你们,用“无与伦比的耐心和专业”,将我从知识漏洞的泥沼中拉起,为我铺就了通往648的阶梯。这份再造之恩,学生铭记于心!
/感恩父母,你们是无声的港湾。爸妈,选择复读,我知道你们承受的压力远比我沉重。你们藏起担忧,用最质朴的关怀为我筑起避风港:清晨温热的牛奶,深夜书桌旁悄然放下的水果,成绩波动时那句“尽力就好,身体第一”。你们的无条件的爱与信任,是我疲惫至极时最强大的补给站,让我明白奋斗的意义不仅为自己,更为不负这份沉甸甸的亲情。
致谢同窗,你们是并肩的战友。感谢一起“再战”的兄弟们!自习课里我们互相较劲又彼此扶持,为一道难题争得面红耳赤,又在对方气馁时用力拍拍肩膀。感谢应届班的同学们,你们的活力和接纳,让我没有成为孤独的“异类”。那些一起刷过的题册,分享的笔记,考前的加油打气,都化作这段特殊岁月里最温暖的星光。这份“同舟共济的情谊”,是“高四”赠予我的另一份厚礼。致敬自己,那个不曾放弃的追梦人。感谢那个在574分的废墟上选择站起来的自己!感谢那个面对枯燥重复仍能沉下心来的自己!感谢那个在一次次模考起伏中,即使濒临崩溃也咬牙坚持、反思调整的自己!这一年,我学会了“与压力共舞”:当焦虑袭来,我不再逃避,而是用一张张计划表、一次次错题分析去化解。我懂得了“效率的真谛”,舍弃了熬夜的蛮干,学会了专注与规划。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何为坚韧”——不是不曾跌倒,而是每次跌倒后,都带着更清晰的伤痕和更坚定的目光,重新出发。
这74分的提升,远不止于知识量的积累,它让我刻骨铭心地体会到:正视失败,方能绝地反击。574分不是耻辱的烙印,而是觉醒的号角。它逼着我撕开“差不多”的伪装,直面知识体系的千疮百孔和思维方式的深层缺陷。正是这份“痛彻心扉的自省”,成为蜕变最强劲的引擎。心态,是决胜的隐形翅膀。复读最大的敌人往往不是知识,而是内心的恐惧与自我怀疑。这一年,我经历了比高三更甚的煎熬。我学会了在低谷时不妄自菲薄,在高光时不忘乎所以,将“平常心”磨砺成最强大的武器。考场上的从容,源于无数次模拟考中心态的千锤百炼。
目标拆解,是通往成功的路径。648分并非一蹴而就。我学会了将宏大的目标细化:这个月主攻数学薄弱模块,下两周突破理综选择题速度,本周吃透某个物理模型......正是这一个个微小而扎实的阶段性胜利,汇聚成了74分的江河奔涌。今天,当我再次走过高考的关隘,心中充满的是对过往的感恩而非遗憾,是对未来的笃定而非彷徨。648分,是一个崭新的起点,而“高四”这一年赋予我的——那份在逆境中重塑自我的勇气、那份在枯燥中坚守初心的毅力、那份在压力下淬炼出的强大心态——这些,才是我行囊中最珍贵的财富,是足以照亮未来任何征途的永恒星光。“高四”不是标签,而是勋章。它让我懂得,人生的考卷从不只有一次作答的机会,真正的成长,在于拥有“跌倒后爬起、并将教训铸成阶梯的智慧和力量”。最后,请允许我再次向所有陪伴、支持、鞭策我走过这段非凡旅程的老师、家人、同学,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深的谢意!也向那个不曾言弃的自己,道一声:辛苦了,你做到了!这段刻骨铭心的“高四”岁月,终将成为我生命长河中,最澎湃、最值得回味的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