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邑宏达学校!今天是:
正在加载数据...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校园新闻>校内新闻

校内新闻

以胜利之名,赴复兴之约——武邑宏达学校师生集中观看九三阅兵直播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3日 点击数: 字号:

2025年9月3日,当长安街上的红旗在秋阳中猎猎作响,一场震撼人心的胜利大阅兵,不仅是对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庄严致敬,更是一堂刻进民族记忆的“大思政课”。我校组织全体师生云端观礼,在钢铁洪流与科技锋芒中,触摸历史的脉搏,聆听未来的召唤。

 

阅兵场上的历史辩证 “器不如人”到“国强民安”的文明进阶

 

镜头扫过受阅部队,99B主战坦克的履带印记与抗战时期“汉阳造”的斑驳枪管重叠,歼-35A、歼-20S飞机的银翼掠影与当年“飞虎队”援华战机的轰鸣共鸣。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视,揭示了一个民族的生存法则:尊严从来不是祈求而来,而是以实力为基石铸就。80年前,中国军人以血肉之躯抵挡日军的钢铁洪流,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壮,刻进了民族的集体记忆;80年后,国产飞机上空掠过,东风导弹刺破苍穹,清一色的“中国智造”装备在阅兵场上列阵如虹。从“器不如人”的切肤之痛,到“技高一筹”的从容自信,这种跨越不仅是军事科技的迭代,更是文明基因的觉醒——一个曾经任人欺凌的古老民族,终于凭借自身的智慧与汗水,站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央。

 

胜利背后的忧患意识 警惕“和平幻象”下的暗流涌动

 

当彩烟在天空绽放,当欢呼声响彻云霄,我们更需保持清醒:历史的伤疤虽已愈合,但战争的阴霾从未彻底消散。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屡屡突破底线——修订安保法案、扩充防卫预算、参拜靖国神社、否认侵略历史……这些行径如同暗流,时刻提醒我们:对军国主义的警惕,容不得半点松懈。阅兵式上,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导弹的威严列阵,歼击机编队的低空通场,不仅是“国之重器”的展示,更是对潜在威胁的明确回应。它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中国有足够的实力捍卫国家主权与尊严,更有坚定的意志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这种“能战方能止战”的逻辑,正是对“忘战必危”古训的现代诠释。

 

青春与时代的双向奔赴 “观礼者”到“建设者”的使命传承

 

当屏幕前的宏达学子为歼-35A的英姿热血沸腾,为国产装备的科技含量惊叹不已,他们触摸到的不仅是国家实力的脉搏,更是属于自己的时代坐标。这种情感共鸣,本质上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层唤醒——它让抽象的家国情怀,转化为具体的责任担当。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目标,但也面临着更复杂的挑战:科技“卡脖子”的瓶颈亟待突破,全球治理的话语权需要提升,文明的冲突与融合考验着大国的智慧。而这些挑战的答案,正藏在年轻一代的奋斗里。正如国旗下那句“强国有我”的誓言,它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融入血脉的自觉——把个人的理想熔铸于国家的需要,在课堂上夯实知识根基,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责任,便是对历史最好的告慰,对未来最美的承诺。

 

庆祝胜利日

 

80年前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转折点;今天的阅兵,是新时代中国向世界发出的和平宣言。愿每一位宏达学子,都能从这场阅兵中汲取力量——以史为鉴,保持清醒;以国为念,胸怀天下;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当个人的青春与国家的命运同频共振,我们终将在新的历史坐标上,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壮丽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