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邑宏达学校!今天是:
正在加载数据...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校园新闻>校内新闻

校内新闻

九秩四载警钟长鸣,青春少年彰显家国担当——我校九一八主题教育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8日 点击数: 字号:

九月的风里仍裹着历史的余温。94年前的今天,沈阳城的炮声撕裂了和平的假象,也刻下了中华民族最痛的伤疤。今日,我校以一场庄重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历史的回响穿透时光,在少年心间激荡起最炽热的爱国情。

 

01一笔一墨,签的是青春与家国的约定

 

红色的横幅垂落如瀑,“铭记历史 砥砺前行 共筑强国梦”的大字灼灼醒目。高一至高三,连同复习班的学子们依次上前,笔锋落处,是名字与历史的相叠。有人说,签名不过是一瞬的动作,但在这些年轻的手掌下,横幅早已超越了布料的重量——它是青春向时代的承诺书,是“强国有我”的最强誓言。20259/18当学生的名字与前辈的鲜血在同一方红绸上相遇,我们忽然读懂:所谓铭记,从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将他人的苦难化作自己的骨血。这些名字终会随着岁月淡去墨痕,但签下的瞬间,每个少年都真切地触到了肩头的重量——他们签下的不仅是姓名,更是“今日好好读书,明日守护山河”的信念。

 

02字字千钧,话的是历史与未来的回响

 

高三年级复习班操场上,校领导的讲话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句句叩击人心。“94年前,你们的同龄人或许还在学堂背诗,却被迫扛起枪冲进硝烟;今天的你们,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更该明白:读书不是为了逃离苦难,而是为了有能力终结苦难。”台下静得能听见呼吸,有女生悄悄抹了眼角,有男生攥紧了校服拉链。历史从不是故纸堆里的数字,它是祖父辈的伤疤,是教科书里的弹孔,是每一个“如果当时”的假设。校领导的声音里有痛惜,有不甘,更有滚烫的期待:“你们怎样,中国的未来就怎样。”这哪里是一场讲话?分明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前辈把火种递到少年手中,少年接过的,是“不能让历史重演”的使命。散场前,有班级同学自发上前演讲,表达自己的励志苦学,报效祖国的决心。

 

03一帧一影,念的是忠魂与精神的传承

 

屏幕上,抗日战士的破衣烂衫与敌人的钢枪刺刀交替闪现;黑板上,粉笔勾勒的“勿忘国耻”被泪水晕开笔画。班上一片寂静,任默哀的静默漫过每一张年轻的脸;有的同学在笔记本上写:“以前觉得英雄很远,现在才懂,他们和我一般年纪,却把生命永远留在了昨天。”

 


活动结束时,太阳把教学楼染成金色。有学生在条幅上写下:“九一八不是终点,是我们出发的坐标。”是啊,铭记从不是为了沉溺苦难,而是要让“落后就要挨打”的警示,化作“强国有我”的行动;让“山河破碎”的记忆,生长出“守护盛世”的力量。

94年过去,硝烟早已散尽,但有些东西永远不会老——是少年眼里的光,是血脉里的家国情怀,是一个民族永远向上的脊梁。今日我们签名、聆听、默哀、描绘,都是在为明天蓄力。终有一天,这些被历史照亮的少年,会成为撑起中国的栋梁。

九一八的警钟,永远在少年心中长鸣;中华复兴的征程,永远有青春的脚步铿锵。


分享到: